聚全国名医 为人民服务

咨询热线:

010-67289999

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?

来源: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:2023-07-10

  心脑血管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,泛指由于高脂血症、血液黏稠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、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。冬季,因为由于气温比较低,血管收缩、血压上升,所以容易导致不良后果,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。研究表明,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,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.19毫米汞柱,舒张压约升高0.12毫米汞柱,造成心脑血管病爆发。进入冬季,我们要适当调整生活方式,降低发病的风险。.

  清晨猛地起床

  上午6~10时,人的心血管壁在这个时间段最脆弱,70%~80%的心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。刚醒时,血压会快速上升。如果起床太快太猛,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,导致心血管病急性发作。

  建议:起床时一定要遵循“221”原则: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;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;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;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。

  清晨冷水洗脸

  冬季如果直接用自来水洗脸刷牙,对血管会有刺激,血管会突然收缩,一分钟内血压就会开始升高,很容易导致心绞痛发作。

  建议:用40~50℃的温水洗脸、刷牙,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。晚上睡觉前要用60℃左右的热水泡泡脚这样可以促进足部血管血液循环,也有助于睡眠质量。

  猛然回头

  冬季气温较低,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,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,猛然回头扭动颈部,会使颈动脉血液产生涡流,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,堵塞脑血管造成急性脑中风。

  建议:避免颈部受寒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,一定要戴围巾或穿高领衫,尤其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。

  热洗澡水浇头

  气温低时,温热的洗澡水突然从头而至,身体会“措手不及”,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,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肤表面,导致心、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,头晕、胸闷甚至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会随之找上门来。

  建议: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,待脚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,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。此外,饱食后不要立马洗澡,要间隔半小时。

  喜欢用力排便

  排便不畅是不少人的烦恼,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,增加氧的消耗,使心率加快,心血量增加和每分钟心搏出血量增多,给心脏增加负担。特别是有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的老年人,排便时太急,屏气用力,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,诱发脑溢血。

  建议 :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跟排便“较劲”,排不出来不要勉强。在上厕所之前,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,应该带上硝酸甘油,以备不时之需。上厕所时不要插门,一旦出现问题家属可及时发现。清早起床后,最好喝一杯温热的开水,可以刺激肠蠕动,帮助排便。

  大风天外出不护头

  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颈部散发,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。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曾发生过脑梗塞的老人,出门更危险。

  建议:天气寒冷,超过65岁的老人外出时可以戴个帽子和围脖,薄后因个人体质而异。

  起床马上开窗户

  许多人起床后马上出门或者开窗,这一小小的举动却有可能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致命因素。冬季早晨室外温度低,室内外温差大,刚从暖和的被窝离开就立即面对冷空气。寒冷可引导起冠状动脉收缩,导致心肌缺血,加重心脏负荷。

  建议:可以在起床前就将空调温度开到26℃左右,等房间暖和后,再起床。或者是先裹着被子或披着衣服在床上坐一会儿,待适应了室内温度后再起床。起床后,待身体活动开了,再开窗换气。

  睡前喝酒暖身

  冬季人们爱喝点小酒来取暖。然而,饱餐、酗酒、激动也是猝死三联征。这三种因素都能独自增加心脏负担,如果合并存在,其合力作用更可怕。

  建议:可以泡泡脚暖身,或者喝杯温水或者温牛奶,可以助眠安神。

  起夜太猛

  晚上水喝多了,或有尿频、尿急症状,凌晨常会被憋醒。晚上突然下地去厕所,膀胱迅速排空,加上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,极易诱发低血压,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,导致排尿性晕厥。

  建议:即便尿憋,也要慢慢起身,在床边坐上几分钟,穿着暖和,再慢慢走向厕所。

  吃饭狼吞虎咽

  人在吃饭时,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,如心跳加快8%~10%,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,舒张压(低压)降低,大约持续30~120分钟。对于有基础心脏病(如冠心病)的人群,则可能会有心慌、不适等感觉,甚至可能出现心绞痛等症状。

  建议:对于吃饭过快导致的心慌等症状,可以停止进食,坐下休息,观察症状变化,通常过一会儿能逐渐好转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,则应该去医院诊治。

  另外,冬季注意保暖之外,还要记得按时服降压药,由于天气冷,很多老年人早上睡懒觉,躲在被子里不想起床,结果连药也忘了吃。在冬季,由于气温较低,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的患者应该经常与医生联系,测一测血压,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。

  在冬季,老年人要早睡晚起,不要太早出门晨练,早上6点多气温太低,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患者不利,最好等到太阳出来气温升高了才出门。老年人冬季锻炼最好选择下午,此时气温比较适宜。而对于中青年而言,则要留意星期一。数据显示,脑血管意外在星期一的发病率较高。这与周一工作繁忙、精神压力大有较大的关系。所以,星期一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是危险的一天。

推荐专家

刘鲁明

刘鲁明

擅长: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誉教授、主任医师,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,教授、博士生/后导师,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顾问/肿瘤研......

查看更多
友情链接: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(医保定点) 北京四惠南区中医 四惠医疗互联网医院 北京市中医郁证临床学科创新示范基地
×

在线预约

医院电话:010-6728 9999

预约成功后,请耐心等待挂号中心电话,确认预约详情。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