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全国名医 为人民服务

咨询热线:

010-67289999

胃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?与哪些因素有关?

来源: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:2023-02-28

  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是胃息肉和肠息肉的总称,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、十二指肠息肉、结肠息肉、直肠息肉等。胃肠道息肉比较小或数量比较少时,通常不会有明显症状,一般是在做胃镜或肠镜检查时无意被发现。但息肉继续生长则可能变成腺瘤,而腺瘤继续发展就可能会变成癌。因此,发现胃肠道息肉应及时切除,才能阻止其恶变的脚步。

  导致胃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有很多,一般认为胃息肉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:

  1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

  幽门螺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,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常见因素之一,胃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,会使胃上皮细胞增生,导致息肉的发生。

  2、慢性萎缩性胃炎

 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异常,可产生胃息肉。

  3、胆汁反流

  胆汁反流入胃可导致胃黏膜的炎性反应,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,导致胃息肉产生。

  4、长期使用抑酸药

  长期服用抑酸药,抑制了胃酸的分泌,导致胃泌素增高,为胃息肉的发生提供了条件。

  5、不良生活习惯

  饮食作息不规律,暴饮暴食,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及吸烟饮酒等也会使胃息肉的发病率增加。此外,年龄、遗传及环境因素也与胃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。

  而肠息肉的发生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:

  1、慢性炎症刺激

 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,如慢性结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、慢性直肠炎等,导致肠道黏膜增生,形成赘生物,向肠腔内生长,形成肠息肉。

  2、遗传因素

 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,如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,其他家族成员发生肠息肉的可能性也明显升高,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。

  3、年龄

  肠息肉的发病率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

  4、不良生活习惯

  饮食结构不合理,经常进食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纤维素饮食,吸烟、酗酒,以及长期便秘、肥胖和缺乏运动等,也可导致肠息肉发生率升高。

推荐专家

刘鲁明

刘鲁明

擅长: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誉教授、主任医师,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,教授、博士生/后导师,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顾问/肿瘤研......

查看更多
友情链接: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(医保定点) 北京四惠南区中医 四惠医疗互联网医院 北京市中医郁证临床学科创新示范基地
×

在线预约

医院电话:010-6728 9999

预约成功后,请耐心等待挂号中心电话,确认预约详情。

×